网站首页 -> 动态通知 -> 社科动态 -> 正文  
应急管理学院成功举办2025第二届中部地区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大会-智慧应急分论坛
供稿人:  时间:2025-05-15  次数:

51113日,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专业高校联盟指导,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主办的2025第二届中部地区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大会”在郑州河南饭店隆重召开。

大会由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原工学院等单位承办得到河南省消防协会、河南省煤炭行业协会、河南省软件服务业协会、北京市安全生产联合会、北京应急技术创新联盟、河北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等近30市协会的大力支持大会邀请到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领域的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学会,河南省政府安委会、省减灾委成员单位有关领导以及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在大会现场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景国勋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九联合党委书记王德学,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国务院原参事闪淳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英国工程技术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冯长根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主任、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张改平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大火灾实验室学术分委员会主任、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教授,河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曹运兴教授,应急管理部原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驎教授,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矿山充填安全开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卜昌森教授,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尹洪斌、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马天希以及河南理工大学校长赵同谦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魏世忠教授,中原工学院校长夏元清教授,太原科技大学校长梁卫国教授,郑州大学原副校长(正校级)屈凌波教授、蚌埠学院原党委书记刘泽功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毕明树教授,西安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李树刚教授、华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立稳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施式亮教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原总经理、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党委副书记杜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南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孙广建教授级工程师,河南工程学院副校长张瑞林教授,安阳工学院副校长闫春岭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景国勋教授主持。

大会主旨报告现场

大会主旨报告阶段,汇聚了众多杰出的专家学者做报告:闪淳昌专家作《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报告;张改平院士作《创新思维》报告;孙金华院士作《储能电池热失控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报告;曹运兴院士作《碳中和目标下甲烷的开发利用与管控的中国方案探讨》报告;毕明树教授作《氢及其储存容器泄露爆炸行为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报告;夏元清教授作《智能网联无人系统云控制平台及其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报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作《数智浪潮下的赋能与重构》报告;梁卫国教授作《深部煤层CO2地质封存3CUS技术基础研究》报告;张驎教授作《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报告;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森作《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雷电灾害防御对策思考》报告。

智慧应急分论坛现场

512日下午,由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和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联合承办的智慧应急分论坛成功召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吕伟教授,华骏(郑州)技术公司董事长王建东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研究员魏瑞超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讲师黄申石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揣小明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系副主任黄纪心博士等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智慧应急分论坛上半场由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小兵教授主持。

张小兵教授介绍智慧应急分论坛与会专家

张小兵教授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同仁们致以热烈欢迎,并对各方给予本次学术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详细介绍了出席智慧应急分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在智慧应急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指出,这些专家的到来,不仅为分论坛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更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智慧应急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张小兵教授还表示,智慧应急是当前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本次分论坛的举办,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提高我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贡献力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教授作学术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教授作《LLM-enhanced disaster geolocalization using implicit geoinformation from multimodal data》报告。他分享了利用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数据进行地理信息灾害定位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语言大模型从社交媒体等多模态数据中提取隐含的地理信息,进而实现灾害的精准定位强调了社交媒体数据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价值,并指出未来研究应结合应急实务部门信息系统,对于提高灾害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薛勇教授还就未来智慧应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未来的智慧应急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统一的应急数据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可以大大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灾害风险的智能预警和应急资源的智能调度,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吕伟教授作学术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吕伟教授作《复杂系统视角下的智慧应急管理:群体行为规律揭示与多智能体仿真》报告。他介绍了人群系统的复杂性和涌现现象,提出通过减低密度、消除触发因素、提升群体性等方法预防踩踏事故,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智慧化手段实时监测人群动态,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风险,从而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吕伟教授还探讨了多智能体仿真在智慧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他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MAS)的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反应,如疏散、避险等。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可以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应急响应过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提供有力支持。这种仿真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华骏(郑州)技术公司董事长王建东教授作学术报告

华骏(郑州)技术公司董事长王建东教授作《大模型在应急管理上应用路径思考》报告。他认为,虽然大模型技术在智能对话和批判式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但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指挥和救援领域有光明应用前景。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通过构建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应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决策,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同时,他还分享了华骏(郑州)技术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展示了公司在推动智慧应急发展方面的贡献。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研究员魏瑞超博士作学术报告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研究员魏瑞超博士作《细水雾抑制地下车库电动汽车火灾的研究与探索》报告。他指出,针对地下空间电动汽车火灾防控,细水雾技术不仅能够物理冷却,还能减低水污染,但目前实验研究较为欠缺。在报告中,魏瑞超博士详细阐述了细水雾技术在地下车库电动汽车火灾防控中的应用潜力和优势。他提到,细水雾技术通过释放微小的水滴,可以有效降低火场温度,同时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产生,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此外,与传统的水喷淋系统相比,细水雾技术能够大幅度减少用水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魏瑞超博士还分享了其团队在细水雾抑制地下车库电动汽车火灾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细水雾技术在不同火源功率、不同细水雾施加方式下的灭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细水雾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火势蔓延,减少车辆和周边设施的损失。同时,他们还探讨了细水雾技术的优化方案,如调整水滴大小、增加细水雾的覆盖范围等,以进一步提高其灭火效率和安全性。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讲师黄申石博士作学术报告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讲师黄申石博士作《智慧消防赋能城市养老机构安全》报告。他指出,老年人群在火灾事故中死亡率较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性培训、建筑结构先天隐患问题等是诱发养老机构消防风险的关键因素,应建立智能化应急疏散系统和巡查系统。

在报告中,黄申石博士详细阐述了智慧消防技术在城市养老机构安全中的应用。他提到,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养老机构内部消防设施的智能监控和管理。例如,利用烟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火灾隐患,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触发报警系统,并通过手机APP、短信等方式,将警报信息发送给相关人员,确保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系副主任黄纪心博士作学术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系副主任黄纪心博士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多样化涉疫诉求何以影响政府回应策略》报告。他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政府对涉疫诉求采取差异化回应策略,回应能力和时效性显著提升,涉疫议题得到回应的概率和速度均高于非涉疫议题,为优化政府回应策略提供可行建议。他提出,政府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建立多元化的诉求表达渠道和反馈机制,以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诉求。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自身的应急管理和回应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此次论坛,不仅汇聚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防灾减灾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还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这对于提升我国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智慧应急论坛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热情,推动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持续发展。


最近更新
应急管理学院两份咨询... [05/15]
应急管理学院成功举办2... [05/15]
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苗... [04/30]
学校获批国家体育总局... [04/17]
财经学院潘启东博士受... [04/07]
财经学院何苗教授论文... [04/07]
学校举办国家社科基金... [01/08]
学校2024年哲学社会科... [12/23]
省教育厅社语处党支部... [12/03]
《太极拳健康生活方式... [11/20]
我校太极拳科学研究取... [11/20]
学校召开2025年度国家... [11/07]
财经大讲堂开展社会科... [11/05]
第二届中国商业会计学... [10/30]
学校成功举办第三届太... [10/30]
温州商学院莅临财经学... [10/22]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 [10/08]
中原乡村振兴学院同巩... [10/08]
建艺学院与焦作市解放... [09/27]
社科处组织召开2024年...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