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事实明确告诉我们,现代化没有现成的道路,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国必须走自己的现代化之路。其实,从文化与人文的角度看,西方现代化有其明显的弊端:一开始就忽略对人的关怀与呵护,导致人性的异化,使人丧失了精神与心灵的自由,其间有一种文化悖谬。中国式现代化则凸显了“人”的意识,致力于人自身的现代化,维护人性的和谐,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人文意蕴。
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
对中国而言,“现代化”是一个外来词。现代化浪潮首先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的。总体而论,西方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是对西方近现代社会全局性、全方位革新过程的一种描述与概括,它包括了经济、政治、科技、宗教、思想、文化变革的方方面面。当然,我们今天讲的“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而是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概念,从实践层面看,现代化永远在路上。
就西方而言,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与现代化进程是基本同步的,但现代化并不是“进步”的同义词,这种“现代化”其实是值得反思与批判的。西方现代化在展示其“发展”“进步”“创新”成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利弊相伴相生的矛盾状态。比如,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科学理性沦为工具理性,而工具理性排斥了人的智慧和灵性,并制造了新的迷信(由科学崇拜导致的对科学的迷信)。在这种情况下,“怀疑”作为人之理性精神,便对现代化本身及其成果展开了反思与诘问。这在西方文学领域表现得非常突出。
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是欧洲文化史上第一次对现代化的大规模反思与反叛。浪漫派无法接受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对人心灵的戕害,热切期待个人精神和情感的解放与自由。在浪漫主义之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从另一个角度展开了对现代化的反思与反叛。现实主义的大部分作家对现代化持反思、怀疑和批判态度,所以,这种文学也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可以说,浪漫主义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反叛,在现实主义文学中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人的异化的揭露与批判,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功能,其间表现了对西方社会和文明之“现代化”进程的抵御和反抗。这两种文学思潮都以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境遇中的人的关心与爱护。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层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马克思对现代化带来的“进步”以及对人造成新的压迫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性异化现象,也揭示了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与文化悖谬。马克思对西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中表达了一种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文愿景:避免人被物化和人性异化,使人的精神与心灵获得高度的自由与解放。
20世纪以来,现代化在不断推进,关于现代化与所谓“进步”的反思与批判之声也不绝于耳。从实践角度看,未来现代化之路依然长满荆棘、不无坎坷,需要我们理性分析、审慎把握、正确选择。就此而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其中显然蕴含了一种反思、批判精神与人文情怀,这不仅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种冷静与清醒意识,也是对未来人类现代化道路的一种前瞻。
彰显现代化的文化内涵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中,现代化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固定模式,要根据国情和民情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从历史条件与文化多样性角度来说,我们必须站在世界主义和人类文明发展总趋势的高度来理解世界和世界历史,尊重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尊重现代化道路的差异性。就中国式现代化而言,要体现自身特色与人文特质,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弊端。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现代化一无是处,完全不值得我们学习,也不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可以关起门来完全自搞一套。相反,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要反思西方现代化之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彰显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总结过去,我国经过百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难探索,现代化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民用很短的时间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它既体现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彰显了中国本土的特色与优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显然,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特别是在现代化的治理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综合、全面发展,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呵护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健康与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五个目标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要求,构成了一个具有系统性的综合、全面的目标体系,彰显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愿景,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意蕴和精神文化追求。比如,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人文内涵就是追求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现代化,追求以人为中心的高度文明的现代化,而不仅仅是物质、科技、硬实力的现代化,也是人的身心抵达高度和谐状态的现代化。
以文化助力现代化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愿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种“新”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满足于“物”的现代化和“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既追求“物”的富裕进而在满足了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又追求人的精神、文化和思想“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的精神文化水平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文意蕴的重要表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一切为了人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是要防止和避免现代化发展只关注“物质化”“少数人”的弊病,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是,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为什么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实现现代化、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西方现代化未曾很好关注并解决的,也是其现代化过程始终伴随着尖锐矛盾以及无法解决人性异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文化有其本身的丰富性、多样性,文化价值的浸润性、文化意蕴的持久性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每个国家都可以借助文化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文化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体现了整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质与人文意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所在。从文化与人文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